欢迎访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05-03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综合新闻
首页新闻区
> 北京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20071219,继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揭牌仪式后,随即北京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和挂牌仪式在局科技会议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大会由气科院院长张人禾主持,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分别讲话。

应邀参加揭牌仪式的有: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廉水教授、副校长程建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洪延超,吕达仁院士和有关专家,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训练部部长张波,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业务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影办领导、中国气象学会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领导、院士、各职能处室负责人、人影中心全体职工等150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和揭牌仪式。北京大学许智宏校长宣读联合研究中心成立的通知,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赵春生在会上对研究中心工作做了介绍。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后,中国气象局领导和北京大学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郑国光局长在讲话中对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建立北京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在大气物理特别是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差距很大,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旨在加强科研对业务工作的支持和人才培养;第二,云物理科学成为全世界地球环境科学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第三,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各地政府对人工影响天气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如何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水平和作业效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就是要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国气象局作为国家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政府部门的优势,共同推进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和人才的培养。郑国光局长希望在社会多方面的关心下,研究中心抓住当前良好机遇,凝聚力量,将中心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开放式、培养大气物理人才的研究中心,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揭牌仪式后,中国气象局领导和北京大学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郑国光局长在讲话中对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建立北京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在大气物理特别是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差距很大,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旨在加强科研对业务工作的支持和人才培养;第二,云物理科学成为全世界地球环境科学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第三,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各地政府对人工影响天气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如何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水平和作业效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就是要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国气象局作为国家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政府部门的优势,共同推进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和人才的培养。郑国光局长希望在社会多方面的关心下,研究中心抓住当前良好机遇,凝聚力量,将中心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开放式、培养大气物理人才的研究中心,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将加强中国气象局与北京大学的联系和沟通,密切了局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局校合作本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目的,使得北京大学为中国气象局科技转化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而中国气象局的业务需求使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的科研有的放矢,可以更快地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服务社会。因此,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一定会实现局校合作双赢的目的。

   北京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是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秀骥院士和北京大学赵柏林院士等国内大气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共同倡议成立的,该中心紧紧围绕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国家需求,定位于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云降水物理学基础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需求。充分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科学研究方面,发展对大气水资源的遥感技术,研发新的观测设备,进行室内实验,开展有关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效果检验和数值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培养云物理学方面的硕士和博士,进行大气水资源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和研讨。社会服务方面,开展大气水资源开发技术的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工作,为全国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联合中心成立仪式结束后,郑国光局长、张人禾院长陪同许智宏校长参观了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