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 English
  • 时间 2024-05-18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首页新闻区 > 科技动态
首页新闻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集成综合科学试验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召开

9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集成综合科学试验与示范应用” 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徐祥德以及相关领域近50位专家学者围绕项目立项意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项目实施方案等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集明研究员、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主持。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科技部中国21世纪管理中心仲平处长肯定了人工影响天气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项目要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坚持结果导向,进一步凝练项目目标和重大科学问题,力争在关键难点有所突破。

项目牵头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集明表示: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此前观测资料所限,对关键区典型云系的精细结构、降水形成机制和增雨潜力的认识还不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进步与发展,本项目涉及人工影响天气的主要外场试验关键内容,对人影业务有重要支撑改进的作用。

论证专家在听取了项目首席和课题组长对项目和课题的实施方案报告后,对项目和各课题的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等进行了充分的质疑和讨论,一致认为:实施方案体现了项目的整体性、系统性,各课题间关联紧密,可支撑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项目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重点突出,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合理可行;承担单位组织管理机制完善,组织实施措施有力,能支撑和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研究计划进度安排合理,风险评估清晰。论证专家一致通过了项目实施方案的论证。

 

 

“近几年,机载云物理探测仪器、地基观测设备和数值模式发展迅速,这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通过外场试验和数值模拟来研究云系的精细结构、增雨潜力和催化技术,正在成为可能。”项目负责人、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陈宝君研究员介绍,在代表性区域开展典型云系外场综合观测和催化试验,对于提高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能力和提升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目实施周期为4年,共分为5个课题,有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10家参与研究单位。预期将完成华北层状云、祁连山地形云和南方对流云外场综合观测和催化试验,获取试验数据建立综合试验数据集;在认知我国典型云系宏微观结构和增雨潜力、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引领本领域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为缓解水资源短缺、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技术支撑。

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等相关单位领导。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周旭、戴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