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气象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桥梁 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上线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军明:在未来之城播撒科技的种子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2024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成果发布 | 气科院丁明虎研究员团队在格陵兰未来降水与大气环流变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北极快速变化及其导致的格陵兰冰盖消融对海平面的影响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格陵兰冰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物质损失状态,表面物质平衡的变化主导了格陵兰冰盖的物质损失。降水是格陵兰冰盖物质平衡的主要正向贡献者,因此,准确量化当前和预估降水变化对于估算格陵兰冰盖物质平衡变化至关重要。区域气候模式和机载雷达观测表明,格陵兰冰盖降水保持相对恒定,在部分内陆地区可能略有增加。未来持续变暖背景下,随之而来的是格陵兰冰盖表面消融和径流的增加,预计将导致持续的物质损失,但未来降水增加的潜在缓解作用仍难以确定。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丁明虎研究员课题组近年来针对该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已先后在Journal of Climate和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发表论文,厘清了格陵兰区域气候时空变化和未来演变。 2025-01-15成果发布 |《自然-通讯》:气科院任宏利研究员团队在东亚汛期降水时空演变预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简称气科院)任宏利研究员团队联合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在国际顶级综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C)杂志上发表题为“Skillful seasonal predictions of continental East-Asian summer rainfall by integrating it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整合时间和空间维度中可预测性更高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时空演变预测方法,可大幅提升东亚陆地汛期降水异常的季节预测水平,显著优于当前国际主流动力业务模式性能,为气候演变预测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有力工具。 2025-01-08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自主产权冰雪观测仪器助力极地科考
尽管处于9月,但在遥远的南极大陆,冰雪依然覆盖了99%的广袤大地。为了深入研究这些冰雪覆盖区域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科学家们展开了多次科考任务。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不仅参与了这些任务,还自主研发了便携式雪粒径测量装置和雪硬度计,以更精确地测量雪粒径与雪的硬度,为全球气候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2024-09-24成果发布 | BAMS:气科院车慧正研究团队发布全球长时间、高精度气溶胶组分地基遥感数据产品
近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车慧正研究团队联合法国、美国、西班牙、中科院大气所等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在大气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BAMS,美国气象学会旗舰杂志)发表题为“Aerosol components derived from global AERONET measurements by GRASP: A new value-added aerosol component global dataset and its application”的研究论文。 2024-09-02